Search

#線上旅行團 #龍馬之旅 006

今天,我們要稍微把眼光從龍馬和高知挪開,到另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線上旅行團 #龍馬之旅 006

今天,我們要稍微把眼光從龍馬和高知挪開,到另一個藩國,去看看當時外面的世界,還發生了什麼事。

之前寫到,龍馬十四歲時入了日根野道場,學習「小栗流」劍術,一直到十九歲。換算成西曆,就是 1848-1853 年間。可以說,龍馬在十九歲之前,就是過著鄉下豪商小少爺的生活。歲月靜好,帝力於我何有哉。

但就在這段期間,有兩個人,分別離開了他們原本居住的地方,開始遠行。時代的巨輪,就這麼悄悄地轉動起來。

其中一位是長州藩(山口)的吉田松陰,1850年(嘉永三年)他從「萩」出發,前往九州和江戶遊歷,並與當代的兵學家們交流。關於松陰,我們之後會再提到。

另一位,則是本篇的主角,就是薩摩藩(鹿兒島)的世子——島津齊彬。

1851年(嘉永四年),他從江戶的藩邸出發、經過漫長路程,回到鹿兒島,以超過四十歲的「高齡」,正式接任藩主(家督)。大舉推行並展開了、轟轟烈烈地向西方學習、富國強兵的「集成館事業」。

為了探尋完整的「幕末」世界觀,以及與龍馬生平有關的人與事,鹿兒島縣(以及山口縣),怎麼能不去呢?

如今在鹿兒島市,與齊彬有關的景點,主要有三個,依序是:#鶴丸城、#尚古集成館(#仙巖園)、#照國神社。

鶴丸城又名鹿兒島城,是島津氏在江戶幕府時代的居城。那年去的時候,它仍在施工,因此只是搭巴士路過,透過車窗,拍了幾張相片。現在搜尋資料,可以看到當初施工的位置,已經復元了精美的御樓門。留待下次造訪。

仙巖園,是許多旅行團到鹿兒島必訪的景點,因為它既是世界遺產,又是藩主別邸庭園。但我不知道一般旅客會不會覺得「好玩」,因為它的美,我感覺主要在於面對著櫻島火山之壯景,而不在於庭園本身。

然而對「幕末歷史控」來說,重點不是庭園,而是在庭園外側的一棟厚重的石造建築,也就是「尚古集成館」。這棟建築,是舊集成館機械工廠,而今做為博物館使用,顧名思義,主題就是島津齊彬所建立的各種西化事業,包括煉鐵、造船、製砲、紡織等。

隨著「明治日本產業革命遺產」陸續被列入 #世界文化遺產,仙巖園中也增設了一間展示館,讓遊客也能對其有所認識。

我到仙巖園兩次皆遇雨,海灣對面的櫻島,都被雲霧遮蔽。還好有次乘車路過,即時拍下了完整的樣貌。

至於離市區最近的,就是照國神社。

島津齊彬壯志未酬,英年早逝,逝世後神格化,建了照國神社來祭祀他。原本我一直以為,是因為到了明治時代,他當初提拔的人們都當了新政府高官,才建的神社;但查資料,原來早在孝明天皇仍在位時,就已經敕命授予「照國大明神」的神號。

但最初只是「縣社」,後來升格為「別格官幣社」,當然與他對維新的貢獻有關。

齊彬的生涯雖與龍馬沒有直接聯繫,但他生前推動的事業、提拔的人才,包括西鄉吉之助(隆盛)、大久保一藏(利通),尤其是後來被稱為「幻之宰相」的小松帶刀,都和龍馬後期的人生,有非常重要的關係,所以特別先寫一下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多年前曾發起《網工陣線》,所以叫「工頭」。英文名字叫 KEN,所以叫做「堅」。原是隨意取的網名,結果沿用了20年。現職為 RiceTour 米飯旅行社負責人。
View all posts